![]()
對該事件有各自不同的解說或證詞,令事件真相成謎。「羅生門」這個詞語其實 是有日本背景。 「羅生門」原本是一部日本小說以及一齣日本電影的名稱。短篇小說《羅生門》 是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的作品 (1915年)。電影《羅生門》則是日本著名導演 黑澤明的作品 (1950年),雖然是借用小說《羅生門》的名稱,但故事的主要情節 其實是取自芥川龍之介的另一部短篇小說《竹林中》(日文名為「藪の中」)。 關於電影《羅生門》的劇情,我就不再詳細說明,大家可以參閱上圖。 據說,「羅生門」原本名為「羅城門」,是日本平安時代的京城「平安京」(位於 現今的京都市中心) 的正門。小說和電影《羅生門》所說的故事就是在「羅生門」 這個地方展開。不知道在何時開始,「羅生門」成為香港中文報章的用語,形容 「各說各話,真相不明」的狀況。在日文,要表示這種狀況,不會用「羅生門」 這個詞語,對應的說法是「藪の中」或「真相は藪の中」。 參考:羅生門 (電影) - 維基百科 |
2015年12月30日星期三
羅生門
訂閱:
發佈留言 (Atom)
那,日文幾時用「羅生門」??
回覆刪除講到呢部作品個名至會用
刪除